品“红楼”经典,悟人间百态。4 月 24 日晚 18:30,校团委和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二场“原乡读书分享会”在图书馆隆重举行。学校团委冯远副书记、郭世鹏老师,图书馆领导及馆员出席分享会。此次活动由胜弈辩论社承办,社联、文学社、播音主持社和足球社等社团学生共16人参与分享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袁进展老师受邀做主题讲座。

活动由胜弈辩论社社长王萱主持。会场首先播放一段“黛玉葬花”的经典影视片段,其熟悉的画面与旋律,将大家带入红楼的梦幻世界。随后袁进展老师以“《红楼梦》中的女性意识与悲剧美学”为主题进行解读。袁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,结合原著文本,对史湘云这个小说中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。他围绕史湘云的身世、相貌、性格、才情、生活趣事、情感世界和命运结局进行了解析,认为她身上的许多特质对当代大学生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,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。

在自由讨论环节,大家围绕宝黛钗情感纠葛、王熙凤人物形象、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经典情节热烈探讨。各小组代表从文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多元视角分享观点,展现出对《红楼梦》的深刻理解。
互动游戏 “红楼谜语竞猜”环节妙趣横生,而音乐吹奏、经典诵读环节更让大家趣味盎然,既有《枉凝眉》的空灵鼓弹奏,又有《葬花吟》的泥埙吹奏,悠悠鼓点搭配黄河泥埙氤氲香气,为经典段落朗读营造出沉浸式氛围,大家饱含深情的诵读,仿佛使大家又穿越回到了大观园。
在辩论环节,学生王宣、董孟凯、于晓航作为主要辩手,围绕“红楼梦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是逃避现实的幻想,还是深刻洞察社会的指南”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交锋。正方引经据典,指出书中虚幻贵族生活与现实差距;反方则列举书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,强调其对当代大学生理解社会的启示意义。双方你来我往,金句频出,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对决。

此次读书分享会将学术性与趣味性融合,通过多元活动形式,让师生重温《红楼梦》经典魅力,深化对文学巨著的理解,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此前4月10日晚,图书馆组织文学社、胜弈辩论社、播音主持社等社团围绕阅读的著名小说《活着》,举办了首场“原乡读书分享会”。
(文章作者:熊浩铭/文 熊浩铭/图 审核:熊浩铭 复审:刘靖安 终审:孙留欣 编发:熊浩铭)